Labels

Thursday, October 18, 2012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Adopt industry best practices for your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We chose Daptiv because feature-for-feature it met our requirements better than any other offering. Daptiv has been incredibly reliable for us, and it has to be since it’s the backbone of our PMO.”
— Colin Erven, Manager of Project Governance and Team Support, 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

BUSINESS CHALLENGE

Without an efficient process to capture, analyze and make decisions on a project portfolio, it’s nearly impossible to run an effective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PMO). The situation can be made worse by uncoordinated spreadsheets and project plans, or an ineffective PPM tool, and lead to common challenges, including:

  • Lack of strategic alignment. Without a well-defined project intake process, there is no way for the business to effectively prioritize new investments with business priorities.
  • Project overload. If there are too few resources available to meet project demand, an organization will likely be overloaded without a way to make smart tradeoffs.
  • Lack of visibility. Disparate project plans, issue lists, risk logs, status updates and project documents make it time consuming and difficult to get visibility into a project portfolio.
  • Resource bottlenecks. An immature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ss can lead to resource contention, underutilized resources and late project delivery.
 

SOLUTION

Daptiv’s PMO solution enables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s to implement a structured approach to managing project portfolios. Pre-built scoring models for analyzing project requests help you control project intake based on business priorities. The PMO solution enables a ‘single source of truth’ for project portfolios and automates the capture of project data to minimize errors.
Daptiv provides powerful Work Intelligence™ functionality, so providing regular dashboards and reporting is easy. In addition, because Daptiv is widely adopted within project teams, the portfolio data is accurate and up-to-date.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Software (PMO Software) Solution Overview
We understand that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PPM maturity is often a multi-year process. Daptiv offers best-practice solution templates to get you started. Over time you can customize and extend Daptiv as your needs evolve. For example, once you’ve mastered the project intake process, your organization can use Daptiv to improve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s.
 

CAPABILITIES

Daptiv for the PMO provides the following capabilities:
 

Demand Management

The first step in managing IT demand is to aggregate and understand all incoming work, including projects, enhancements and non-project work. Daptiv provides a best-practice project scoring model to allow quick evaluation without suffering “paralysis by analysis”. Portfolio optimization tools and scoring bubble charts allow the PMO to prioritize and shape the incoming demand in alignment with corporate goals and objectives.
 

Capacity Planning

A prioritized list of IT investments needs to be mapped to the available resource capacity to prevent resource contention. Non-project demand for ongoing operations are planned using workspaces for pre-allocation and time tracking, revealing true availability for project work. Capacity planning reports quickly identify capacity overloads, while the capacity planner application provides what-if analysis, allowing PMO’s to answer “when”, and not just “if” a project can start.
 

Resource management software

Resource Management

Daptiv starts with capacity planning, but then provides allocation tools, including Team Manager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reports, to help resource managers with allocation decisions. Project managers then assign these resources to individual tasks, and users log their time using Daptiv’s web-based timesheets. Daptiv provides views and reports to roll up allocated, task, and actual time to provide visibility and decision support to all levels of management.
 

Portfolio management software

Portfolio Management: Monitoring

Daptiv understands that projects can roll up into multiple portfolios and Daptiv for the PMO has pre-configured attributes for three of the most common: Investment Class, Business Unit, and Strategic Alignment. Dashboards show traditional project portfolio status, as well as reports to show how all work—including ongoing operations—breaks out by Business Unit and Investment Class. The Project Landing Map highlights when projects will roll-out, whether they have one go-live event or multiple.
 

Gain Business Insight with Work Intelligence

Portfolio Management: Value Management

What’s the portfolio’s value to the enterprise? Daptiv for the PMO provides executives with insight to this question using several elements. Benefits scoring and tracking shows the value of projects—including non-financial benefits—on an apples-to-apples basis. The Benefits Realization application provides for input of before and after measurements based on criteria you specify. And an innovative dashboard uses the benefits scoring system to reveal benefits being released each quarter as projects go live.
 

Adopt a Consistent Approach to Planning and Managing Projects

Project and Program Management

Manage project execution for multiple project methodologies, including waterfall, iterative,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Agile, Six Sigma and more. Roll all project types up into unified portfolios. Daptiv’s project templates allow customers to provide pre-defined tasks, documents, and artifacts for each methodology—giving the project manager everything they need to get started.
 

Time and expense for project management

Financials Management

Material expenses and labor costs need to be budgeted, tracked, and adjusted during the life of a project. Daptiv tracks planned and actual expenses or a more sophisticated three-tiered model can be used for tracking capital orders, purchase orders, and invoices. Labor cost estimates and actual costs are calculated using Daptiv’s built-in labor rate functionality and combined with material expenses for a complete picture of project finances.
 

Reduce Costs and Risk with 'Software-as-a-Service'

Download the Essential Buyer’s Guide for PPM to learn:

  • How to build a business justification and ROI for a PPM tool
  • How to assess your organization’s PPM maturity level
  • Industry trends shaping the future of PPM solutions
  • How to build a vendor comparison matrix to assess vendors

五大水利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惠及千万人口


我省五大水利重点工程建成后将惠及千万人口
哈达山水利枢纽是我省直接管理的正在建设的最大水利枢纽
  项目建设巡礼
  城市晚报讯提到吉林省五大水利重点工程,或许很多人还不清楚,它们分别是引嫩入白、哈达山水利枢纽、大安灌区、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和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这5项工程的前4项是我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的重要骨干工程,后2项也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重大基础设施。
  据介绍,五大水利重点工程总投资近185亿元。工程建成后,可调控水量近6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近千万,对缓解我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增强防洪抗旱功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引嫩入白工程:为白城地区“解渴”
  据省水利厅厅长宿政介绍,引嫩入白工程位于白城市洮北区和镇赉县境内,是从嫩江引水解决白城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工程由输水枢纽工程、白城市和镇赉县城市供水工程、白沙滩灌区供水工程、五家子灌区工程、莫莫格湿地补水工程组成。多年平均引水量6.44亿立方米,总投资23.67亿元。工程实施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巨大。一是可使项目区水田灌溉面积达64万亩,其中新增水田面积44万亩,年增产粮食5亿斤。二是改善莫莫格湿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可使苇田面积达到23万亩,芦苇产量近10万吨。养鱼水面达到17万亩。三是解决了白城市、镇赉县城区工业、生活用水问题。
  哈达山水利枢纽:我省最大的水利枢纽
  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坝址在松原市东南20公里处,是第二松花江最末一级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我省直接管理的正在建设的最大的水利枢纽,也是我省多年来正式启动的最大的水利枢纽。主要任务是以工农业和生活供水为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供水、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工程批复总投资36.25亿元。
  大安灌区工程:恢复和重建草原和苇田
  此外,大安灌区是利用嫩江宝贵的水资源和大安古河道丰富的土地资源,从嫩江引水实施灌溉,将中低产田及盐碱荒地开发成水田,恢复和重建草原和苇田,并为月亮泡应急补水。工程多年平均引水量4.5亿立方米,规划建成84.86万亩的大型灌区,其中灌溉水田54.84万亩,草原12.17万亩,苇田17.85万亩,在嫩江丰水期为月亮泡补水,发展养鱼水面3.75万亩。工程批复估算总投资为13.46亿元。
  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解决中部用水问题
  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是优化我省水资源配置,从根本上解决吉林省中部地区水资源不足的调引水工程。供水范围为长春、四平、辽源及所属的九台、德惠、农安、双阳、公主岭、梨树、伊通、东辽等11个市、县(市、区),以及供水线路附近可直接供水的26个乡(镇)。工程设计总工期72个月,初设阶段工程批复总投资101.37亿元。
  “这个工程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也是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骨干工程。工程的实施将对吉林省经济快速发展、居民饮用水安全、粮食稳产增产、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宿政如是说。
  老龙口水利枢纽:建成后保护耕地11.91万亩
  据介绍,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加快珲春市、延边州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工程位于珲春河干流上,距珲春市区约30公里,坝址区位于珲春市哈达门乡老龙口村。该工程是以防洪、供水为主,结合灌溉,兼顾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工程批复总投资8.91亿元。建成后可以保护下游人口60.83万人,保护耕地11.91万亩,为珲春市城区供水2.83亿立方米,为下游15.13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水库蓄水后,下游珲春市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同时也解决了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水紧张问题。
  工程进展:今年四大工程完工并发挥效益
  截止到2012年9月,五大水利重点工程已经累计完成综合工程量7670.89万立方米,累计完成投资78.44亿元。其中引嫩入白工程在今年春灌期间,实现新增灌溉面积10万多亩,为莫莫格湿地补水4000多万立方米。而哈达山水利枢纽主要配套工程松原灌区项目建议书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可研报告已上报水利部待批。目前大安灌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其中,三道岗子泵站、姜家围子排水泵站、六条渠道115座建筑物已完工。
  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9月干线工程将全面开工建设。先期建设的长春玉米园、农安、德惠3条支线工程,目前玉米园和农安支线工程已全部完工并供水。德惠支线米沙子净水厂和玉米园至米沙子段也已完成。另外干线隧洞试验支洞已完成掘进,正在进行衬砌。
  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全部完工,2011年7月下旬下闸蓄和并网发电,2011年11月15日全部交付使用。目前累计发电1000万度。
  “今年五大重点水利工程除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外,其它将全部完工并正常发挥效益,全年计划完成投资12.5亿元。”宿政介绍,具体安排是:
  引嫩入白今年正常发挥效益,完成洋沙泡东、西坝加固和水源地保护、自动化管理、竣工资料整编等收尾工作,工程计划完成投资0.7亿元。
  哈达山水利枢纽计划完成输水总干渠剩余工程建设,年底水进花道泡,计划完成投资4.3亿元。另外,哈达山水利枢纽主要配套工程松原灌区力争启动排水干渠建设,计划完成投资2亿元。同时项目建议书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可研力争完成审批前的各项要件。
  大安灌区计划完成总干渠剩余17公里衬砌和配套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正常发挥效益,计划完成投资约1.5亿元。
  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审批工作,干线主体工程全面开工,主要进行主洞开挖、分水枢纽等控制节点工程施工,初步计划完成投资6亿元。
  老龙口水利枢纽计划完成竣工验收工作。
  (记者 宋宝华 报道/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8e77f001013a9k.html

吉林之行(七):松花江畔的千层岩鈥斺敼达山

吉林之行(七):松花江畔的千层岩——哈达山

吉林之行(七):松花江畔的千层岩鈥斺敼达山

哈达山:蒙语意陡峰


松原市著名景点哈达山:位于松花江西岸 蒙语意陡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02日14:00  新浪体育
松原市著名景点哈达山:位于松花江西岸 蒙语意陡峰 
(图片来源:松原市政府)
  哈达山位于松花江西岸吉拉图乡境内。山体由东向西延伸,长达10公里。山体最高处海拔185.8米。山体表土约50公分厚,植被覆盖为次生的灌草丛,散生有一些乔木。哈达系蒙语,意为陡峰,因此山位于松花江西岸,临江的横断面又高又陡,故得名哈达山。登临此山顶,可览视松花江美景,为前郭县最佳俯瞰松花江之最佳处。

中国水电集团承建的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成功截流


中国水电集团承建的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成功截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4日 09:25  国资委网站
  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经过中国水电一局有限公司员工的紧张施工于10月31日成功截流。
  
  哈达山水利枢纽是第二松花江干流最后一级控制性水利工程,第二松花江干流最末端的哈达山水利枢纽是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骨干水源工程,总投资36.35亿元。

Wednesday, October 17, 2012

松原

松原,是承载厚重历史积淀的辽金故里,更是汇聚多民族灿烂文化的美好家园。20年前,这里还是一座沉寂的小城;20年后,这里已是名闻海内外的吉林省西部中心城市,并日益展示出独有的魅力与勃勃生机。
  20年间,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290万松原各族干部群众迈着科学发展的铿锵步伐,踏出了一行行令人骄傲的足迹: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最具魅力的圣火传递城市、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等殊荣,国际小行星协会和国家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松原星”……
  20年,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足以让沧海变桑田。这20年,奠定了松原今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这20年,科学发展涤荡松江两岸,贯通松原上下;这20年,松原砥砺奋进,创造了一座城市的华美蜕变——
  这20年,做大了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脱胎换骨,实现了从42亿到1360亿的跨越
  20年的发展历程,壮大经济,一直是松原面对的一场大考。建市之初,松原地方经济薄弱乏力,全市GDP仅为42亿元。
  面对大考,松原市委、市政府果断出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砥砺前行、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具有松原特色的发展之路。
  工业实现了大发展。这20年间,松原立足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20亿元,是建市之初的38.6倍,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仅最近几年,全市就引进9191个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33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引进了中信集团、香港华润、香港大成、中国大唐、云南云天化、台湾润泰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松原;建成1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1030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801.8亿元,其中建成亿元以上项目371个。曾经为松原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吉林石油集团正在向千万吨大型油气田阔步迈进。嘉吉生化、云天化百万吨化肥等一大批项目纷纷落地,地方工业异军突起,托举起松原工业的半壁江山,成为松原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经济技术开发区、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和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等开发区、园区的成功组建,更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农业是松原经济发展的“主餐”,是工业、贸易发展的坚强后盾。建市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的各项政策,全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随着,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松原灌区工程、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的启动实施,更推进了全市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目前,松原所属4县全部跻身“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市粮食总产量从建市之初的300多万吨,达到了现在的700万吨阶段水平,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畜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松原正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牧业大市高歌挺进。
  春华秋实。到2011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0亿元,比建市之初增长31.4倍;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是1994年的14.4倍;经济综合实力由建市之初的全省第七位跃居到第三位……松原市也赢得了“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二十强”、“中国北方经济增长四小龙”、“中国上市公司最具竞争力城市”和“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等一系列殊荣。
  今天,科尔沁草原绿野无垠,牛羊如云。地上三江交汇,地下油气喷涌。“粮仓、肉库、鱼乡、油海”,松原的发展轨迹,科学有序。
  这20年,崛起了一座新城。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建成了吉林中部重要支点城市
  20年的发展历程,城镇化建设,是松原最精彩的乐章。
  20年前的松原是什么样子?如今,我们或许能从那些发黄的老照片中去翻阅一二:
  地处松花江沿岸,低矮楼房、为数不多的窄小街道,还有就是江边的野草、乱石、滩涂和淤泥……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刻地意识到,真正的“城镇现代化”并不在于高楼鳞次栉比、车流人流如织,而在于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高效、舒适、生态良好的生产、工作与生活环境。
  城镇化加速推进。“幸福松原”,离不开城镇化的发展。这20年,松原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打造“1139+N”(松原中心城区,扶余县中等城市,乾安、长岭、长山3个小城市,三井子、王府站、太平川等9个小城镇和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发展格局。如今,三岔河镇已被评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长山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有7个镇分别被评为省级“十强镇”、省级中心镇和重点镇,松原正成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支点城市。
  城市建设魅力独具。20年来,松原依托自然景观优势,把现代文明、历史神韵、自然特色和民族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投入124亿元,建设了260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项目,改造、新建道路百余条,建设16座城市广场、42个美化亮化项目。以松原大路、滨江大道、松原大桥、伯都讷广场为标志,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水厂、热源厂、智能电网建设为标志,健全了城市服务功能;以长松高速、松陶铁路、龙华大桥以及正在筹建的查干湖机场为标志,拓展了城市立体交通网络……
  经过了20年的精心发展,松原已实现一街一景、一楼一品的城市风景。城区面积更是从最初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5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从30万人,发展到58万人。如今,查干圣湖碧波荡漾,乾安泥林巧夺天工, 塔虎古城烽烟激荡,龙华宝刹暮鼓晨钟,三江口波澜壮阔,天河岛景致宜人,一座“绿色、生态、休闲、宜居”的美丽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这20年,惠及了一方百姓。群众生活稳步提升,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
  20年的发展历程,松原始终突出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
  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建市以来,松原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自2007年实施“减灾安居工程”以来,全市完成泥草房改造14.5万户;棚户区改造工作,连续3年位居全省首位;随着改建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建市之初的6.3和13.2平方米发展到35.15和28.98平方米。
  保障网络日渐坚固。一张包括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网,在松原大地初步织成。到2011年末,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7.24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64.63万人,参合率达98.53%,基本实现市内常驻人口基本医保全覆盖。2012年,在确定民生投入比重占新增财力的83%的同时,一口气作出了涉及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社会就业等10大类的92条民生承诺。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20年来,松原视文化为城市之魂和经济发展软实力。投资6500万元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78个乡镇文化站、466家文化大院、112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858家农家书屋,为百姓搭建了文化平台。奥运火炬传递仪式上,2008把马头琴演奏叩开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门;“乌力格尔”、蒙古族婚俗、查干湖冬捕等9项民族瑰宝,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整合新建的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松原教育结构质的跨越,结束了松原没有高校的历史。2009年滨江中学成立,2011年松原市特教学校喜迁新居……
  文化事业日渐繁荣。全力推进事转企改制、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试点。《圣水湖畔》、《天歌》等数部影视剧在松原成功拍摄,满族新城戏《洪皓》、大型神话吉剧《大布苏》进京展演并获多项全国大奖。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优化了经济结构,提升了居民消费,活跃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增强了科学发展的动力。
  这20年,增强了干群凝聚力。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筑就了一个坚强堡垒
  20年的发展历程,党的建设的全面加强,执政能力的稳步提高,为松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建市以来,松原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牢牢把握保持先进性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给党的建设注入无限生机。大力推进党内民主,不断创新和实践党内基层民主形式;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大力推进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创先争优活动的全面开展,又将党的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2011年,市委和县乡换届中,松原作为中组部换届联系点和省委组织部换届改革创新试点市,多项举措为全国首创,换届风气满意度达到99.8%。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连续两年被省里评为标兵市。案件管理、党务公开、惩防体系建设、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等工作被中纪委、省纪委确定为联系点和试点市。大力倡导务实重行、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率先在全国建成惩防体系信息管理三级系统,“3+1”工作模式在全省推广……
  2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一份未来5年发展的新蓝图,又在290万松原儿女面前徐徐展开……今天的松原,正以更从容的姿态,沿着“统筹‘三化’,建设幸福松原”的目标,奋力前行。

松原市规划展览馆


松原市规划展览馆

  (2012-10-09 17:54:02)
标签: 

杂谈

分类: 图片
其实规划展览馆是个包含大量声、光、影的高科技世界。里面是不让照相的,以下的照片都是室外的部分。
 
也不细细雕琢了,下面用散碎文字简单描述下里面的世界:一共三楼,其中一楼的圆形大厅放置了一个巨大的全市拟真模型。衔接的扶梯两侧做成时空隧道式的光影世界。
 
投影仪很多,把央视著名男主持人XXX(忘了)、著名女演员金巧巧的音容笑貌投射到一些悬挂在高处的方形玻璃幕布上,各个展台前也都播放着他们讲述的关于各个展台的内容。
 
历史方面,一些清朝时期的店铺旧貌,其中人物蜡像栩栩如生,有一家布店、还有大名鼎鼎的增盛谦,最有趣的是一家戏台,同样是高科技投影仪投射出整只戏班,配合音效,将百年前的本地戏剧场景呈现人前。一些古城的平面图,大多我是闻所未闻的,我知道的只有王爷府。历史上松原有很多旧称,我能记得的只有渤海府、扶余国而已,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孙中山在建国前夕曾经筹划在松原这个地理位置建立一个叫做东镇的枢纽之镇。展览馆里专门建立了孙中山深夜不寐,挑灯持图思考建设东镇的蜡像。
 
有一种艺术形式我倒是很感兴趣,墙上挂着油画,油画下方延伸出来的是跟画相关的一些真实的道具。比如说画上是大雪纷飞下的一间民宅,而道具搭建的是出门打水的小孩在井前冻哭的景象。此种艺术形式在整个展览馆被大规模运用,比如查干湖冬捕等等,满地的道具鱼与冰雪,效果颇佳。
 
松原各个政务单位、油田、哈达山水坝等等的展示就不提了,总之是各种好。国际影星成龙大哥几年之前曾经莅临并且捐款若干,诸位国家领导人造访松原的照片也有很多。然后3楼有个4D影厅,排队之人浩浩荡荡,没敢凑热闹。还有个巨大的地球卫星云图吧大概是,里面也是一个高科技的360度的影厅,播放内容不详,恐怕也是科普一类的东西。

千层岩——哈达山


吉林之行(七):松花江畔的千层岩——哈达山

哈达山位于松花江西岸松原市前郭县吉拉吐乡境内,山高185.5米,临江横断面如刀削斧劈,既高又陡。乘船望去,便见那千百层排列整齐的岩石组成的千层断壁岩。登山远眺,顿觉天地苍茫,江山如画,是俯瞰松花江的最佳之处。目前,这里正在积极筹建大型水库哈达山水库。水库建成之后,这里将成为吉林省第二个松花湖。哈达山也是我此次吉林之行的最后一站。

松原建市20周年发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1203e01013oga.html
松原,是承载厚重历史积淀的辽金故里,更是汇聚多民族灿烂文化的美好家园。20年前,这里还是一座沉寂的小城;20年后,这里已是名闻海内外的吉林省西部中心城市,并日益展示出独有的魅力与勃勃生机。
  20年间,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290万松原各族干部群众迈着科学发展的铿锵步伐,踏出了一行行令人骄傲的足迹: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最具魅力的圣火传递城市、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等殊荣,国际小行星协会和国家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松原星”……
  20年,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但足以让沧海变桑田。这20年,奠定了松原今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这20年,科学发展涤荡松江两岸,贯通松原上下;这20年,松原砥砺奋进,创造了一座城市的华美蜕变——
  这20年,做大了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脱胎换骨,实现了从42亿到1360亿的跨越
  20年的发展历程,壮大经济,一直是松原面对的一场大考。建市之初,松原地方经济薄弱乏力,全市GDP仅为42亿元。
  面对大考,松原市委、市政府果断出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砥砺前行、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具有松原特色的发展之路。
  工业实现了大发展。这20年间,松原立足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20亿元,是建市之初的38.6倍,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仅最近几年,全市就引进9191个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33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引进了中信集团、香港华润、香港大成、中国大唐、云南云天化、台湾润泰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松原;建成1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1030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801.8亿元,其中建成亿元以上项目371个。曾经为松原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吉林石油集团正在向千万吨大型油气田阔步迈进。嘉吉生化、云天化百万吨化肥等一大批项目纷纷落地,地方工业异军突起,托举起松原工业的半壁江山,成为松原新的经济增长点。而经济技术开发区、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和松原石油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园区等开发区、园区的成功组建,更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农业是松原经济发展的“主餐”,是工业、贸易发展的坚强后盾。建市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的各项政策,全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随着,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松原灌区工程、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的启动实施,更推进了全市农业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目前,松原所属4县全部跻身“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市粮食总产量从建市之初的300多万吨,达到了现在的700万吨阶段水平,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畜牧业已成为全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松原正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牧业大市高歌挺进。
  春华秋实。到2011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0亿元,比建市之初增长31.4倍;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是1994年的14.4倍;经济综合实力由建市之初的全省第七位跃居到第三位……松原市也赢得了“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二十强”、“中国北方经济增长四小龙”、“中国上市公司最具竞争力城市”和“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等一系列殊荣。
  今天,科尔沁草原绿野无垠,牛羊如云。地上三江交汇,地下油气喷涌。“粮仓、肉库、鱼乡、油海”,松原的发展轨迹,科学有序。
  这20年,崛起了一座新城。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建成了吉林中部重要支点城市
  20年的发展历程,城镇化建设,是松原最精彩的乐章。
  20年前的松原是什么样子?如今,我们或许能从那些发黄的老照片中去翻阅一二:
  地处松花江沿岸,低矮楼房、为数不多的窄小街道,还有就是江边的野草、乱石、滩涂和淤泥……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刻地意识到,真正的“城镇现代化”并不在于高楼鳞次栉比、车流人流如织,而在于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高效、舒适、生态良好的生产、工作与生活环境。
  城镇化加速推进。“幸福松原”,离不开城镇化的发展。这20年,松原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积极打造“1139+N”(松原中心城区,扶余县中等城市,乾安、长岭、长山3个小城市,三井子、王府站、太平川等9个小城镇和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发展格局。如今,三岔河镇已被评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长山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有7个镇分别被评为省级“十强镇”、省级中心镇和重点镇,松原正成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支点城市。
  城市建设魅力独具。20年来,松原依托自然景观优势,把现代文明、历史神韵、自然特色和民族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投入124亿元,建设了260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项目,改造、新建道路百余条,建设16座城市广场、42个美化亮化项目。以松原大路、滨江大道、松原大桥、伯都讷广场为标志,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水厂、热源厂、智能电网建设为标志,健全了城市服务功能;以长松高速、松陶铁路、龙华大桥以及正在筹建的查干湖机场为标志,拓展了城市立体交通网络……
  经过了20年的精心发展,松原已实现一街一景、一楼一品的城市风景。城区面积更是从最初的25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5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从30万人,发展到58万人。如今,查干圣湖碧波荡漾,乾安泥林巧夺天工, 塔虎古城烽烟激荡,龙华宝刹暮鼓晨钟,三江口波澜壮阔,天河岛景致宜人,一座“绿色、生态、休闲、宜居”的美丽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这20年,惠及了一方百姓。群众生活稳步提升,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
  20年的发展历程,松原始终突出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
  住房条件持续改善。建市以来,松原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自2007年实施“减灾安居工程”以来,全市完成泥草房改造14.5万户;棚户区改造工作,连续3年位居全省首位;随着改建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建市之初的6.3和13.2平方米发展到35.15和28.98平方米。
  保障网络日渐坚固。一张包括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网,在松原大地初步织成。到2011年末,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7.24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164.63万人,参合率达98.53%,基本实现市内常驻人口基本医保全覆盖。2012年,在确定民生投入比重占新增财力的83%的同时,一口气作出了涉及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社会就业等10大类的92条民生承诺。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20年来,松原视文化为城市之魂和经济发展软实力。投资6500万元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78个乡镇文化站、466家文化大院、112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858家农家书屋,为百姓搭建了文化平台。奥运火炬传递仪式上,2008把马头琴演奏叩开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门;“乌力格尔”、蒙古族婚俗、查干湖冬捕等9项民族瑰宝,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整合新建的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松原教育结构质的跨越,结束了松原没有高校的历史。2009年滨江中学成立,2011年松原市特教学校喜迁新居……
  文化事业日渐繁荣。全力推进事转企改制、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试点。《圣水湖畔》、《天歌》等数部影视剧在松原成功拍摄,满族新城戏《洪皓》、大型神话吉剧《大布苏》进京展演并获多项全国大奖。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优化了经济结构,提升了居民消费,活跃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增强了科学发展的动力。
  这20年,增强了干群凝聚力。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筑就了一个坚强堡垒
  20年的发展历程,党的建设的全面加强,执政能力的稳步提高,为松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建市以来,松原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牢牢把握保持先进性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给党的建设注入无限生机。大力推进党内民主,不断创新和实践党内基层民主形式;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大力推进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创先争优活动的全面开展,又将党的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2011年,市委和县乡换届中,松原作为中组部换届联系点和省委组织部换届改革创新试点市,多项举措为全国首创,换届风气满意度达到99.8%。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连续两年被省里评为标兵市。案件管理、党务公开、惩防体系建设、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等工作被中纪委、省纪委确定为联系点和试点市。大力倡导务实重行、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率先在全国建成惩防体系信息管理三级系统,“3+1”工作模式在全省推广……
  2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一份未来5年发展的新蓝图,又在290万松原儿女面前徐徐展开……今天的松原,正以更从容的姿态,沿着“统筹‘三化’,建设幸福松原”的目标,奋力前行。

二十年的感动 二十年的幸福


二十年的感动 二十年的幸福

信息来源:松原文化网  作者:郭玲  

    记得小时候,松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街道不宽,楼房不高,在一个童真的孩子眼中,这样的家不美,不富,不幸福。我梦想着走向外面的世界,去感受现代文明带给自己的充实与快乐。当我求学归来,家乡的景象令我惊叹不已,今天的松原早已蜕去青涩的外衣,一排排耸立的高楼大厦,绿树成荫的宽敞街道,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到处是鸟语花香,随处可见人们幸福的脸庞。这样的变化令我既震惊又疑惑,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这座年轻的城市,是什么精神让松原在发展的洪流中傲然挺立?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我有幸参与编辑《松原建市20周年回顾与前瞻》老干部回忆录一书。在收集文稿的过程中,我找到了答案。曾经,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仿佛一部部纪录片再现了松原二十年发展的艰辛之路。创业之初有这样一个说法:所有单位都租房,多数职工吃食堂,白天用的办公桌,晚上铺被就是床。面对98年大洪水,我们的一位老领导临危受命,在险段夜以继日、摸爬滚打地与抗洪的勇士们吃住在一起,高度的紧张加上超负荷的劳动使他身体严重透支,可是,他默不作声咬牙挺着。当大家发现他脸色苍白、身体瑟瑟发抖时,一再劝他回去,他却说:“这节骨眼上,我怎么能下火线?就在这打点滴,我能挺住”。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就是这些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松原开拓者,用拼搏与奋斗铸就了今天松原的辉煌。
    说起铁道部13局几乎无人不晓,当时在松原也有一个“13局”,是13个委局合租了一处未完工的楼房而得名。没有上下水,食堂设在一个临时工棚子里,到十二月份还没通上暖气,晚上只好毛巾包头,捧着热水袋睡觉。当时提倡一种精神叫做“白手建设新家,没钱自己想法”。二十年前的前郭火车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兴建的,日客流量设计仅为400人。当时松原全市有240万人,仅市区就有24万人。新松原火车站建设费用概算2100万,这对家底一片空白的松原来说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审查设计时,市委书记施殿金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盖豪华宾馆,不搞高档娱乐设施,但作为松原市的窗口与大门的火车站,要坚持高标准,一定上档次”。就这样,设施齐全的松原火车站应运而生。建设1389米长第二松花江大桥时,由于江底为流沙河床,最深的桥柱要打到60米下的岩层,建筑规范工期为两年,但是松原人昼夜奋战,开工仅196天便将这座耗用水泥1.2万吨、钢材2270吨的巨龙建成完工。没有钱也要变通出钱来,钱少也要干出钱多的活,就是不能让困难吓倒,而要把困难踩在脚下,冲出一条成功路来。这就是负重拼搏、敢为人先的松原精神。
    二十年,松原人不畏艰难困苦,众人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松原正以创造的伟力展现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风采,“国家园林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20强”、“中国北方经济增长四小龙”等等,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字,一顶顶令人惊叹的桂冠,一声声催人奋进的美誉,不仅印证了松原改革发展取得的卓越成就,更见证了这座年轻城市破茧重生的传奇历程。
    二十年风雨征程,二十载激情飞扬,成就了松原今天的华丽转身,光彩别样。二十年的光阴见证了一座城市由百业待兴到欣欣向荣,菜篮子工程、棚户区改造、安居工程、泥草房改造工程等等,一个个温暖民心的好政策接连出台,一项项惠及百姓的好措施落实到位,我们可以胸有成竹的说:经济更发展、生活更富裕、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精神更愉悦的幸福松原指日可待。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松原的明天会更美好?
    年少时,我们徜徉于幸福之中,如今,正值青春飞扬的我们,要争做幸福的创造者,在前辈的肩膀上,向着幸福的目标,准备另一次的展翅高飞。作为宣传工作者,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让人们享受幸福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生产精彩的文化产品,让人们进一步体验幸福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构建文明的现代化城市,让更多的人置身于幸福之中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青春不仅仅是一声声的赞美,它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的力量。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伸出双手为松原今天取得的成就鼓掌,让我们挥开双臂前赴后继、奋力拼搏,为松原的辉煌明天续写新的幸福篇章!

吉林省水利建设纪实 (2012-10-12)


     秋天,是吉林最惬意的季节。驱车行驶在吉林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到处是诱人的金色和稻谷的清香,肥沃的黑土地正在向人们肆意地展示着成熟的魅力。而这魅力的背后,更是我省水利建设跨越发展的累累硕果
  45亿、75亿、100亿,3年3大步,我省水利固定资产投资一路上扬;
  总投资近185亿元的5大水利重点工程已接近尾声。工程总可调控水量近6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近千万,项目区新增300多万亩旱涝保收的高产水田,增产粮食30多亿斤;
  令人瞩目的还有,54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年初以来全部开工建设。而10月初集中开工的10个项目,总投资就达8.3亿元……
  水利建设突飞猛进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保障,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条件。为此,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适时推出建设5大水利重点工程的科学决策。“5大水利重点工程承载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梦想,承载着保障吉林西部生态和绿色的梦想,承载着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的梦想,承载着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梦想。正因为如此,全省各地的建设者们枕戈待旦,不敢懈怠。”省水利厅厅长宿政如是说。
  截至今年9月,5大水利重点工程累计完成综合工程量7670.89万立方米,完成投资78.44亿元。其中4大水利重点工程已基本完成,凸显效益:
  引嫩入白工程解决白城地区干旱缺水。年均引水6.44亿立方米,灌溉项目区水田面积达64万亩,其中新增水田面积44万亩,年增产粮食5亿斤;同时,改善莫莫格湿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解决白城市、镇赉县城区工业、生活用水。“今年春灌,实现新增灌溉面积10万多亩,为莫莫格湿地补水4000多万立方米。”宿政说。
  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成为我省最大的水利枢纽。通过百公里干渠与之相连的花道泡正常蓄水,库容达到8.9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85万亩,年增产粮食17.7亿斤。“今年春旱,正是由于哈达山的蓄水灌溉,才使前郭灌区20万亩水田顺利完成插秧。”宿政告诉记者。
  大安灌区使盐碱荒地变“江南水乡”。大安灌区是从嫩江引水实施灌溉,将中低产田及盐碱荒地开发成水田,恢复和重建草原和苇田,并为月亮泡应急补水。目前,工程已建成为84.86万亩的大型灌区,在嫩江丰水期为月亮泡补水,发展养鱼水面3.75万亩。
  老龙口水利枢纽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基础。“正因为老龙口的建成,才使珲春市作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成为可能。”宿政说,珲春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工程建成后为珲春市城区供水2.83亿立方米,为下游15.13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并使珲春市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唯一没有竣工的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是我省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大型跨区域引水工程,是优化我省水资源配置,从根本上解决吉林省中部地区水资源不足的调引水工程。供水范围为长春、四平、辽源及所属的九台、德惠等11个市、县(市、区),以及供水线路附近可直接供水的26个乡(镇)。截止到10月9日,工程已完成全部基础性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
  项目管理实现突破
  有了好的管理,才能有好的建设。我省紧紧抓住国家优先发展水利项目的机遇期,整合全省精干力量,聘请全国知名专家,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按时完成提供技术保证。同时,建立了四大工作推进机制:
  协调机制,项目建设的关键。为加速推进工程建设,及时协调建设中的重大关系和难题,提高决策层次和审批效率,建立了沟通顺畅、衔接严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
  投资机制,项目建设的有力保障。为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机遇,争取国家支持;省财政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投入6亿元用于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另外,发挥市场作用,充分利用资本和金融,采取多种形式招商引资。
  建设机制,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省政府把水利工程建设纳入了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了对项目的督促、检查、协调和调度。各项目建设单位克服资金、季节、施工等各方面的困难,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特别是打破季节性施工束缚,采取灵活机动的工作方式,相应安排建设任务,确保在预定的阶段性工期内完成相应的建设任务。
  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省政府和水利行业的纪检、监察、审计、稽查等监督检查机构提前介入,主动跟进,全程参与,切实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工程项目规划及立项的科学合理性、工程项目审批和招标投标过程的公开规范性、项目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的严肃透明性、工程建设质量的安全合格性等方面,有效确保工程顺利、安全进行。
  在这金色的秋天,吉林水利建设再一次走向新的历史起点……我们相信,当春回大地的时候,它必将催生出吉林科学发展的新枝叶,实现吉林加快振兴的又一春华秋实!

松江畔崛起石油城 哈达山造就新粮仓

松原:松江畔崛起石油城 哈达山造就新粮仓 2012-10-04 10:51 来源:新华网吉林频道 位于松花江畔的松原市,一个依靠石油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城市,是吉林省除吉林市之外的第二个石化城。在遍布城乡的油井“磕头机”的掩映下,浩浩荡荡的松花江水也给松原市带来了硕果累累的农业丰收景象。随着中石油、中电投、中水电等几十家央企和知名大企业先后落户,松原“一油独大”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今年7月30日,投资近60亿元的富德(松原)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年EVA项目破土动工,年可加工天然气8亿多立方米,年销售收入39亿元,安排就业数千人,是松原建市20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工业项目。20万吨EVA项目将与众诚集团25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吉林油田公司200万吨LNG项目一道,成为松原石化新城的龙头项目。 松原因油而生,因油而兴。www.163mingdao.com 刀,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14.2亿吨,天然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全国陆上第六大上产油田--吉林油田就座落在松原,2011年油气产量800万吨。这个项目对于松原市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做大做强石化产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松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2011年,松原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0.9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经济总量由建市之初的全省第七位上升到目前的全省第三位。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5亿元,增长12.2%;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8.5亿元,增长14.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28.7亿元,增长39.3%,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松原市委书记王常松介绍说,建市之初的1992年,松原市GDP仅为42亿元,到2011年,全市GDP已经达到1360.5亿元,是1992年的32.4倍,年均增长12.9%,经济总量由建市之初的全省第7位跃升到全省第3位。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是建立市级财政体制的1994年的14.4倍,年均增长17%;地方级财政收入翻了四番多,达到42.7亿元,是1992年的17.8倍。 松原市市长李相国说,“依油而建、因油而兴”的松原拉开了资源型城市主动转型的序幕,改变了“一油独大”的产业格局,确立了油气开采、油气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精心打造了装备制造、新型建材、能源、化肥、商贸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良性经济发展态势,给地方经济带来了无限的发火和活力。 今年7月19日,哈达山水利枢纽主要配套工程--松原灌区项目正式通过了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松原灌区总投资57.41亿元,总灌溉面积285万亩,设计水田面积131.66万亩,旱田灌溉面积123.34万亩。灌区建成后,可新增灌溉面积184.43万亩,有效改造区域内大面积中低产田,年可增产商品粮30亿斤左右,532170236,使项目内农民年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 2011年,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01万吨,今年由于雨水调和,松原市又是一个丰收年。五谷丰登的大粮仓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80家,农产品加工量达到420万吨,畜禽产品加工量达到3000万头(只),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松原市在前郭县王府站镇建立了22500亩现代农业示范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示范区内玉米平均公顷产量达到3.1万斤,每公顷比非项目区增产1.5万斤,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万元。“滴灌项目区平均增产幅度达80%。”松原市前郭县王府站镇王府站村农民张宝柱说,滴灌比传统的大水漫灌节水80%,非常适合他们这种干旱缺水地区。(完),。